金華新聞客戶端7月17日消息 金華日報記者 章果果
日前,記者從開展關愛抗戰老兵項目多年的金華市小腳丫公益基金會了解到,今年第二季度,又有11位抗戰老兵離我們遠去,其中百歲以上的有4位,最年長的103歲。
每一位老兵,都有一個和他的年歲等長的故事。武義99歲抗戰老兵姚炳溪4月3日去世,他和弟弟姚炳塘是當年我們尋訪的金華已知唯一一對雙胞胎抗戰老兵。他們在浙江挺三縱隊經歷過激烈戰斗,同侵華日軍戰斗5次。弟弟兩年前因車禍去世。
東陽百歲老兵應邦銘4月16日“歸隊”。1937年7月抗戰全面爆發后,他懷著滿腔熱血報名參加浙江戰時服務團,1939年考上黃埔軍校16期西安第七分校。1941年10月,應邦銘和團長回麗水松陽接學生。1942年7月,他們帶著一批熱血青年,從松陽出發,費時1年4個月22天,行程10400公里,孤軍突圍,輾轉9省8戰區,終于把學生帶到西安王曲校區,沿途殉難共92人。
親歷過金華保衛戰、人生充滿傳奇的101歲老兵邢承謨,也在5月24日那天,帶走了一生的故事。1938年,他考上省立英士大學。一年后,投筆從戎,在中央陸軍軍官學校二分校學習3年6個月,畢業后分到79師235團三營,和侵華日軍真刀真槍第一戰,就是保衛大金華。上戰場前,邢承謨寫了封遺書放在胸口:“邢承謨是金華曹宅鎮黃金畈村人?!痹诮鹑A,他們和日軍展開激烈巷戰,邢承謨左肩負傷,左臂也被打穿。撤到龍游時,與日軍發生遭遇戰,拼刺刀肉搏,他徒手掐死一個日本鬼子……
有兩位抗戰老兵在去世后捐獻了自己的遺體,把最后的大愛留與人間。
6月6日,永康抗戰老兵程紹庭安詳地合上雙眼,走完103年的人生路程。他捐獻了自己的遺體、眼角膜、大腦,成為浙江省同時完成三樣捐獻的最年長志愿者??箲痖_始后,他就參加了永康的戰時政治工作隊。他曾經與與張貴卿共同被關在監獄里40多天,一起斗爭。他幫助張貴卿給妻子何淵傳信,張貴卿把自己的身后事囑托給了他。之后,他去了青年遠征軍208師政治部,當一名中尉干事。
20天后,永康另一名97歲抗戰老兵呂章海去世后也捐獻了遺體。他1941年黃埔軍校畢業后,到浙西行署天目山特務營補充營當中尉排長。他曾經在天目山腳打下兩架敵機,參加過南昌外圍戰斗。
目前,金華已知在世抗戰老兵為158人。